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性问题,那就是广播评书的黄金十年到底是哪一个时期?

经历过上个世纪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时期的朋友,自然能够意识到,广播评书最好的阶段是在七十年代末文学艺术的春天莅临之后的时候,这个最好的阶段持续到物质高度发展、文化生活发生裂变的九十年代末,也就是说,广播评书的黄金十年是整个八十年代。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当年,刘兰芳的《岳飞传》在七十年代最后一年响彻神州,为广播评书的黄金十年强力拉开了序幕,也吹响了号角,这段引领风气的功劳不可谓不宏大卓著。

广播评书《岳飞传》契合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发出了那个时代最想发出的声音,所以在横空出世之后,开启了广播评书真正走入群众、走入时代的天地。

刘兰芳的巨大成功,激励或者引领评书演员放开胆量、再度用评书这种艺术丰富时代的声音,丰富人民的精神。那时,广播评书全速兴盛,成就独一无二的群众艺术风潮。

刘兰芳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刘兰芳在广播评书的黄金十年,至少奉献了三部经典书目,而且都是极具家国情怀的传统袍带书。

第一部《岳飞传》。这部评书得风气之先,具有启蒙作用,获得了万人空巷的成功。关于精忠说岳的评书,刘兰芳绝非第一人,但是当时她着实成就了广播评书第一家的盛誉。

这部评书具有极为浓烈的英雄情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意味着什么,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自然心领神会。刘兰芳的《岳飞传》,据说得自师门传授,不过我们可以看到这部评书基本源自钱彩的《说岳全传》。

第二部《杨家将》。这同样是一部家国情怀极重的评书,其中满门忠烈的表述,极为符合国人的情感审美和道德追求,所以,一经播出,又是流传大江南北,获得极大的轰动。山西杨家的传说,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刘兰芳重新演绎这个英雄传说,其本身就非常具有深广的历史意义。

关于杨家的说部,应该在评书艺人中非常普遍,刘兰芳又是夺得先机,这种机缘非常人所能想象。后来,关于杨家的评书文本几成洋洋大观,田连元更是演播了电视评书,但是相对于刘兰芳版还是普及度相去很多。

第三部《赵匡胤演义》。刘兰芳擅长说袍带书,而这部评书可谓是她大宋三部曲的冠冕之作,在电台播讲的时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演说赵匡胤传奇经历的《赵匡胤演义》,不过这里缺少了传统小说中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也许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刘兰芳将其删减;第二部分是讲述平定江南的《刘金定大战南唐》,其实与传统的各种征战评书套路相同,并无二致。

袁阔成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袁阔成早在说新书阶段就已经蔚然成为大家,他所播讲的现代评书极多,而且艺术成就高深,比如说《暴风骤雨》、《赤胆忠心》等等,在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他的现代评书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播出。

第一部《烈火金刚》。这是一部现代评书,根据红色经典小说改编,袁阔成的播讲气定神闲,幽默风趣,张弛有度,极具艺术感召力。

我们现在很难得知,这部评书到底是那个时期录制的,还是早就录制完成而在那个阶段播出的。这部评书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孤胆英雄史更新与鬼子对刀和神奇英雄肖飞买药,仅就当年来说,似乎没有谁的播讲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

第二部《特殊身份的警官》。这是一部已经沉寂的评书,传奇性和重大历史题材都很强,特别是主人公毛福轩,当年听来令人绝倒,既英雄坚韧,又睿智多谋,不同于评书中那些只会动手不会用脑的传统主人公。

记得这部评书中有一位奇艺的老人能够赤足走针板,当年绝对惊心动魄,引为高人。目前这部评书是否还能找到资源,已经不可知了。

第三部《水泊梁山》。这是袁老代表性的短打评书精品,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水浒》,却完全不同于《水浒》,这部评书的主要人物是时迁和燕青,包括大名府和神州擂等篇幅,精彩异常,飘逸潇洒。

第四部《三国演义》。这部评书的高度,众所周知。可谓是袁阔成之后,再无评书《三国》,无论后人怎么努力,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单田芳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单田芳的努力和敬业,众所周知,他的评书传播度,也令人叹为观止。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他虽然没有形成先声,却积淀成了高峰,甚至也是因为他将广播评书在黄金十年之后延续了生命。

第一部《明英烈》

第二部《百年风云》

第三部《隋唐演义》

第四部《七杰小五义》

第五部《连环套》

第六部《童林传》

第七部《白眉大侠》

田连元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田连元在广播评书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体,独树一帜。

第一部《刘秀传》

第二部《隋唐演义》

第三部《舍命王传奇》

第四部《喋血津门》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童年背评书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孩提时代,家境困窘,唯一获得外界信息和欣赏文艺节目的就是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而每天听评书就成了我的最大爱好。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电台播出是刘兰芳的播讲的传统评书《岳飞传》。这个评书深受人们喜欢,可以说家喻户晓,老幼咸宜。现在回忆起来,当年的《岳飞传》中的“岳母刺字、牛皋故事,岳云兄弟、金兀珠、哈密赤、秦桧等人物及故事细节,记忆犹新。

《岳飞传》播出时,那才真正叫万人空巷,人人都围着个收音机收听。

当时为了更快地听到《岳飞传》,我们小孩儿整天转动收音机,寻找全国各地播送《岳飞传》的电台。特别听到精彩处,大战朱仙镇、落难风波亭,不管上午做什么,只是惦记着中午跑回家听评书。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刘兰芳先生说书嗓音透彻,明朗生动,说起书来节奏分明,情节刻画有条不紊,在听评书时,由于听的入神,屋外什么情况都不晓得。听完之后还在回味其中的细节,总觉得意犹未尽。

有的大人忙着在地里干活,没有听到评书,就问起我,今天都讲了什么。而我基本上能把当天播讲的评书章节背诵下来。时间一长,很多人不听收音机了,就专门听我讲评书了。而我也是非常高兴,也学着刘兰芳,在故事的关键时刻讲的抑扬顿挫、绘声绘色。

100部经典评书 老人爱听 广播评书黄金十年中,哪些评书流传久远,脍炙人口?

那时的我只有七岁,还没上学,被村里的大人们誉为“神童”,其实现在回忆起来,根本不是神童,只不过是在那个年龄的专注罢了,完全是兴趣使然。

时间过去这么多年,不过现在别说让我背诵,就是让我粗略描述一遍评书的概况恐怕也很难了。倒不是年龄大了,记忆力减退,主要是因为时过境迁,没有那个环境了。现在听评书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的app,利用电脑网络和电视,非常方便,不用再盯着收音机了。我们再也提不起背书的兴趣了。

相关问答

有没有适合老年人听的有声小说不要评书相声?

有很多,如果古文知识较少的话可以听听白话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有很多,如果古文知识较少的话可以听听白话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

老年人整天听评书可以吗?

很多老人都喜欢听评书,这是他们的一种爱好,也是一种寄托很多老人都喜欢听评书,这是他们的一种爱好,也是一种寄托

什么节目适合老年人看?

老年人听听评书听听相声我遇到的老人都喜欢看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剧如果不喜欢打闹,看一般家庭电视剧都可以,我记得我外婆一看电视剧就非常认真地...

二十年前在收音机里面,听单田芳老师的评书,是什么感觉?

清末腐败透顶,内忧外患重重。风雨飘渺似孤灯,革命风起云涌。说书唱戏讲古,茶余饭后助兴。事非功过大家评,说书人怎取肯定?说一段近代史评书~~~乱世枭雄!当...虽...

在农村,夏天的晚上,还有说评书的吗?许多历史故事,都是小时候从评书里听到的?

在农村,在夏日的晚上,如果说还有说评书的话,那估计是昨日重现了。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除了听到婆婆爹爹讲的故事之外,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说评书的。据说《三...那...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他有哪些有趣的特点?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单田芳老师的评书之所以有趣,广受大众的喜欢,我总结了以下4点。单田芳的评书大致有三类:传统武侠、红色革命、历史。武侠的...母...

现在你还在用收音机听评书吗?

后来呢,收音机渐渐地被取代了,于是人们就很少甚至几乎不用了收音机了。可能只有一些不习惯用手机App听评书的老人才会有收音机。爷爷就有一个,不过爷爷更喜欢...

80后有喜欢评书的么?

当时觉得特别好玩!没出意外,这段书也没听完!还听过中央一台电视书场里的一本书好像叫《施公案》,说《施公案》的这个人我不记得叫什么了。但是当时比较年轻,...

你听过的单田芳的第一部评书是哪部?

我听单老的评书三十多年,有此作品听了不下十遍,比如《白眉大侠》等。第一部应该是《百年风云》。那时候大概七八岁,农在农村。夏天的晚上,左邻右舍全都在胡...

你对于单田芳老师评书里印象最深的是哪些话?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财是惹祸根苗,气是雷烟火炮。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当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路是沧桑。说书的一...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